3.模式定位:24小时vs常规店,谁更适合你?
是否做24小时营业?陈雨桐的答案是:看周边“夜经济”强度。她的店铺毗邻24小时健身房和24小时自习室,夜间客流占比达35%,通过美喜福的“深夜场景包”(如即热粥品、提神饮料组合),单月夜间营收突破8万元。但新手需注意:24小时营业需配套安防系统和远程监控,美喜福提供的智能安防方案,让她无需雇佣夜班员工,人力成本节省40%。
二、品牌选择:加盟vs自营,新手如何破局?
1.自营的“三座大山”:供应链、系统、抗风险能力
新手自营常面临三大难题:
供应链弱势:单店采购量小,进价高于市场价10%-20%,且易出现断货;
管理低效:手工记账、凭经验补货,库存周转率比连锁品牌低30%;
抗风险差:遇周边竞争或突发事件(如疫情),缺乏总部支持易陷入困境。
2.加盟的核心价值:借“成熟体系”少走弯路
陈雨桐选择美喜福的关键,在于其“全链路赋能体系”:
选址支持:总部用大数据分析周边3公里竞品、人流热力、消费层级,精准评估铺位价值;
培训体系:7天封闭式培训,从商品陈列(如广东人偏爱凉茶饮料,需集中陈列在进门右侧)到应急处理(台风天备货指南),甚至包括粤语服务话术;
智能系统:接入美喜福自研的“便利云”系统,手机端实时查看销量、库存、顾客画像,自动生成补货建议,连她这样的科技小白也能3天上手。
3.避坑指南:警惕“伪加盟”陷阱
新手需擦亮眼睛:真正的加盟品牌会提供持续服务,而非一次性收费。美喜福的“区域保护政策”(300米内不设第二家店)、“滞销调换机制”(临期前45天可退换货)、“定期巡店督导”,让陈雨桐的店铺在开业首月就实现盈亏平衡。
三、运营期:用“细节控”思维提升盈利
1.商品策略:80%利润来自20%核心商品
陈雨桐通过系统发现,广东消费者对“本地特色商品”需求旺盛:
早餐场景:搭配美喜福定制的“广式早茶包”(虾饺、烧卖+豆浆),客单价提升12元;
下午茶场景:引入佛山本地品牌的龟苓膏、陈皮丹,复购率达40%;
应急场景:增设充电线、雨伞、创可贴等“即时需求品”,虽然毛利低,但带动关联销售增长25%。
2.场景化运营:让便利店成为“社区枢纽”
美喜福的“便利店+”模式给了她灵感:
门口设置“快递代收柜”,日均代收包裹200+,带动进店率提升30%;
针对广东潮湿天气,提供“免费除湿袋领取”,成为周边居民的“暖心触点”;
夜间推出“打工人特惠”,凭工牌购买泡面+饮料享6折,吸引写字楼加班人群。
3.数据驱动:用智能系统替代“经验主义”
新手最易凭感觉进货,陈雨桐却靠系统实现精准运营:
系统提示某款进口饮料连续3周销量下滑,她果断替换为本地网红饮品,货架周转率提升50%;
通过客流分析,发现每周五晚7-9点客流激增,提前设置“周末福袋”(零食+日用品组合),单时段销售额提升40%;
会员系统自动给30天未到店顾客发送“复购券”,唤醒率达25%。
四、风险应对:提前备好“应急方案”
1.竞争应对:差异化才是硬道理
当周边新开两家便利店时,陈雨桐在总部指导下打出“三张牌”:
商品差异:独家引入广东老字号“莲香楼”的即食点心,形成区域唯一卖点;
服务差异:提供“3公里内免费送货”,针对下雨天订单量激增,美喜福总部紧急调配共享雨伞和雨衣;
时间差异:强化24小时营业优势,凌晨时段推出“熬夜补给包”,搭配手写感谢卡,留住夜间客群。
2.危机处理:小失误也能变成“加分项”
曾有顾客投诉买到过期食品,陈雨桐立即启动美喜福的“客诉快速响应机制”:
10分钟内道歉并双倍赔偿;
20分钟内排查全店商品保质期,在门口张贴“每日保质期检查公示”;
30分钟内通过社区群通报处理结果,反而赢得居民信任,投诉顾客后来成为常客。
五、成功案例:95后女生如何用12周开出盈利店?
陈雨桐的创业轨迹,正是新手逆袭的缩影:
第1-4周:总部协助完成选址、装修(含广东特色的岭南风格门头)、首批商品上架(70%为本地热销品);
第5-8周:通过美喜福的“开业爆破计划”,联合周边写字楼做“扫码领红包”活动,首周客流破3000人次;
第9-12周:接入智能系统优化陈列和库存,夜间销售额占比提升至40%,提前实现盈利。
她的访谈金句:“新手最大的优势是‘空杯心态’,跟着成熟体系走,把每个细节做到位,比自己瞎摸索高效10倍。美喜福的价值,不是让我成为‘便利店专家’,而是让我在创业路上,每一步都有‘安全绳’。”
结语:新手创业,选对“引路人”比盲目努力更重要
开便利店从来不是“躺赚”生意,但对于新手而言,借势成熟品牌的经验和系统,能大幅降低试错成本。从选址到运营,从商品到服务,每个环节都有讲究——正如陈雨桐所说:“便利店的‘便利’二字,既是卖给顾客的,也是品牌卖给创业者的。当你背后有一套能帮你解决99%问题的体系,剩下的1%用心服务,就是成功的公式。”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